很遺憾,因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導致無法獲得最佳瀏覽體驗,推薦下載安裝谷歌瀏覽器!
鎮江,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江南名城,古時曾稱宜、朱方、谷陽、丹徒、京口、潤州等,宋徽宗政和三年,因這里背山面江,形勢險峻,為鎮守江防的有利地形,乃取名“鎮江”。
鎮江歷史悠久,文化燦爛,山川似錦,向以“天下江山”聞名于世。鎮江的名菜佳肴享譽中外,長江“三鮮”之一的焦山shi魚是鎮江獨有的上等名菜,水晶肴蹄、清蒸刀魚、蟹黃湯包等名特產也是別有風味,被譽為“鎮江三怪”之一的鎮江香醋與這些佳肴更是相得益彰。宋代著名詞人、美食家蘇東坡在鎮江焦山品嘗shi魚時,曾作詩贊美:“芽姜紫醋炙銀魚(即shi魚),雪碗擎來二尺余。尚有桃花春氣在,此中風味勝莼鱸”。
“名醋配佳肴”,獨特的風味名產為鎮江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憑添了許多魅力。
鎮江香醋以糯米為原料,是一種典型的米醋。梁代陶弘景《神農本草經注》中就有關于米醋用法的記載。陶弘景,自號華陽隱居,南北朝時齊、梁丹陽秣陵(今南京)人,隱居旬曲山(今茅山),梁武帝曾想禮聘為相不從,但愿意擔任朝廷咨詢,古人稱“山中宰相”。據此,鎮江香醋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,但當時米醋(鎮江香醋)只是以自給自足的家庭小規模生產方式出現。
鎮江香醋的制作分為制酒、制醅、淋醋三大過程、大小40多道工序,生產周期長達60余天。民間有“杜康造酒, 兒造醋”的傳說,相傳杜康造酒之后,領著全家來到了鎮江開了一爿前店后作的小糟坊。一日,杜康之子夢中得仙人指點,獲悉以酒糟制醋的妙法,遂照其行事,第21天的酉時乃獲“香噴噴、酸溜溜、甜滋滋”的“調味漿”——醋,“二十一日酉”這便是“醋”字的由來。傳說雖無法考證,但時至今日,鎮江香醋的主要工序——制醅依然是21天左右,工藝方法也與傳說基本相當。
鎮江山青水秀,氣候宜人,土地肥沃,糧產豐富,所產糯米粒大、渾圓、晶亮、潤白,淀粉含量高達72%,糖化力極高。鎮江香醋充分利用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,精選地產糯米,采用獨特的固態分層發酵工藝,全制作,獨具“酸而不澀、香而微甜、色濃味鮮、愈存愈醇”的風味和特色。鎮江香醋富含氨基酸、糖、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,具有廣泛的食用功能。在烹調魚肉葷腥時,使用醇香、微甜的鎮江香醋,能起到很好的去腥提味的作用。涼拌食品時用鎮江香醋,爽口滅菌,回味綿長。據載,清朝大宰相和坤府中有位廚娘 善用鎮江香醋烹制美味,這位風流廚娘傾心于乾隆皇帝,曾不惜重金,在皇帝出游處租房坐等圣駕,并以鎮江香醋為“皇上”烹制酒菜。
《本草經疏》上記載,“醋,惟米造者入藥,得溫熱之氣”。鎮江香醋具有廣泛的藥用功能,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人類對食醋研究的深入,今天的鎮江香醋品種更多,功能更全,已從傳統的烹調型走向了保健和醫用。丹玉出品的鎮江香醋有辣味、姜汁、蒜蓉、蜂蜜等各式口味的上百個品種,產品包裝也把傳統氣息與現代時尚溶為一體,品位大大提高。鎮江香醋不僅是符合現代潮流的鎮江上佳特色禮品,也是百姓餐桌上的“醋中”
鎮江香醋的發展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關心和支持。1991年,鎮江市政府為保證鎮江香醋的風味和特色,規范鎮江制醋業的生產經營,專門頒發文件,對鎮江香醋的標準、水質以及生產工藝、衛生設施、檢驗設備及原輔材料等均作出嚴格的規定,使得鎮江香醋的質量穩步提高。此外,國家又為調味品行業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,本公司充分利用這些優惠政策,依托現代科技改造傳統產業,使鎮江香醋的生產能力大幅提高。
《中國醫藥大典》記載,“醋產浙江杭紹二縣為佳,實則以江蘇鎮江為”,鎮江香醋以它獨特的風味、產量、極高的知名度穩居四大名醋之首。